“急急忙忙趕到,一個人也沒有,又白跑一趟”——近日,新華日報新媒體記者從江蘇南京市急救中心了解到,7月22日,該中心共接聽呼救電話2120個,出救派車521次,達到歷史最高,其中空跑124次,僅醉酒的就高達32次,成為救護車空跑的“罪魁禍首”。而在平時,救護車空跑現象也不少。
120救護車,筑就了一條緊急救助患者送醫的“生命線”。然而,救護車一天空跑124次,不僅嚴重浪費了公共急救資源,而且可能給其他需要救助的患者帶來了不利影響。
近年來,關于救護車空跑現象的報道時有出現。一方面,有的人不了解救護車的性質和出車標準,大病小痛都打120,比如肚子疼、發燒、醉酒等,當得知救護車需收費且比出租車更貴或者病癥有所緩解時,一些人就不再接受救護車送醫,導致車輛空跑;另一方面,一些熱心人在路遇有人受傷或暈倒等狀況時,也會緊急撥打120,甚至可能會重復撥打。除此之外,還可能有少數無聊之人打120搞惡作劇。
而無論哪種情況,都客觀上造成了對救護車資源的浪費和占用。眾所周知,救護車發揮著院前急救功能,但數量十分有限,在一些地方甚至存在緊缺。如此背景下,救護車一天空跑100多次,無疑是讓人心痛也十分無語的一件事。如果說,一邊有人因心肌梗塞、溺水等危急情況亟須救治,一邊是救護車被誤導、“亂指揮”而在路上空駛,這顯然是應該改變的局面。
120急救電話這條“生命線”不容侵占,應該百分之一百保持暢通。這需要多方聯動,一方面,要讓更多人知道救護車屬于專業救治護送車輛,并非免費救援,收費標準也比社會車輛高。非危重緊急情況,不要輕易撥打120。另一方面,對惡意搗亂之人,要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罰款、行政拘留等。當然,對一部分好心人撥打120也要區別對待,不能一棒子扼殺其助人為樂的熱情。
救護車一天空跑124次,更像是一記警鐘,讓人們對急救資源又更清楚、明確的認知和反思。
現代救護車的內部比較寬敞,使救護人員有足夠的空間去往醫院的途中對患者進行救護處理?,F代救護車內還攜帶了大量的繃帶和外敷用品,可以幫助止血、清洗傷口、預防感染。
車上還帶著夾板和支架用來固定病人折斷的肢體,并避免病人頸部和脊椎的傷害加重。車上也備有氧氣、便攜式呼吸機和心臟起搏除顫器等。大多數救護車上還帶有病人監護儀,可以在前往急診室的路上監測患者的脈搏和呼吸。這些檢測數據可以通過無線電發送到醫院。
許多現代救護車上的工作人員都是專業急救人員,特別是那些負責大型體育盛事、高速公路繁忙路段等高風險場合的工作人員,他們能夠進行高水平的急救處理。他們在現場和途中的專業救護經常能夠挽救傷者的生命。他們受過診斷患者傷勢的訓練,所以他們可以提前用無線電傳送數據,并建議醫院讓哪些醫護人員和技師做好準備,并備好相應的手術用具。